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全校学生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推荐2025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的通知》(辽教通〔2024〕502号),大连市委教育工委大连市教育局《关于推荐表扬在连高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的通知》(大教工委通〔2024〕25号)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现开展2025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评选工作,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推荐评选对象
通过辽宁省生源审核的2025届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生。
二、推荐评选内容
1.推荐辽宁省2025届优秀毕业生;
2.推荐大连市2025届优秀毕业生;
3.评选大连理工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
三、推荐评选名额
省优秀毕业生推荐比例,研究生不超过应届总人数的5%,本科生不超过应届总人数的3%;市优秀毕业生推荐比例,本科生、研究生均不超过应届总人数的3%;校优秀毕业生评选比例,本科生、研究生均不超过应届总人数的10%。
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以2025届毕业生审核备案数据为准,博士生具有申请资格的名单(仅供参考)见附件。学院分配到省优毕名额16人,市优毕名额9人,校优毕名额32人。
辽宁省优秀毕业生与大连市优秀毕业生不可兼得,省、市优秀毕业生原则上应在校优秀毕业生中择优推荐。
四、推荐评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遵纪守法、品德优秀、行为文明,诚信意识较强、学术道德良好,无违法违纪行为,无不良信用记录。
3.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校园文化活动。
4.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良好的工作实绩。
5.省、市级优秀毕业生推荐人选原则上在校期间(参评学历阶段)须获得过校级(含)以上荣誉,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成绩显著或者做出突出贡献。
6..参评研究生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同时须:
(1)在校期间至少获得过一次校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或获得过市级以上奖励;
(2)已修完培养计划内所有课程且成绩优秀,博士研究生须具有申请答辩资格;
(3)具体择优推荐评选办法由各学院(部)确定。
(二)优先推荐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在满足基本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推荐相关级别荣誉:
1.有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积极应征入伍或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工作及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国际组织等就业的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各级荣誉;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留连就业创业,服务于大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市、校级荣誉。
2.创新意识强,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荣获省级(含)以上就业及创新创业有关赛事奖项的,以及在科技创新方面荣获省级比赛一等奖、国家级比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各级荣誉;在创业类比赛中,荣获市级、校级(含)以上创业奖项的,或在各类科技创新比赛荣荣获市级、校级一等奖以上奖项的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市、校级荣誉。
3.积极服务大连城市发展,参加2024年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和2024年夏季达沃斯等志愿服务的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市级荣誉。
(三)不受指标限制推荐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在满足基本条件下,可以不受指标限制推荐为省优秀毕业生:
1.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应届毕业生。
2.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荣获国家、省、市级道德模范表彰的应届毕业生(须获得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3.按照《辽宁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方案》(辽教函〔2020〕248 号)要求,参与浸润行动计划满一个学期的应届毕业生。
4.按照《关于举办辽宁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辽教通〔2024〕449 号)要求,获得省决赛银奖(含)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因全国、全省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决赛时间晚于推荐时间,将在比赛结束后另行组织补报推荐。)
五、工作程序
1.推荐评选采取学生个人申报制,各学院(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严格按照推荐条件和比例名额进行等额推荐,推荐人选情况在本单位公示不少于3日,公示无异议后报送学校。
2.学校将对各学院(部)推荐人选情况进行核查,对优先和不受指标限制推荐人选情况进行复核,对不符合基本条件推荐的情况将严肃追责。学校核查并公示无异议后,产生校优秀毕业生获奖名单并颁发荣誉证书,省市级荣誉推荐至相关部门参评。
3.省市相关部门对推荐人选核查和集体研究审议通过后,确定获奖名单,通报表扬并颁发荣誉证书。
4.各学院(部)应将省市校级优秀毕业生推荐表装入获奖学生档案。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标准程序。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学院(部)在评选过程中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审核参评基本条件和优先破格条件,认真组织开展推荐评选工作,按照评选名额比例确定各级优秀毕业生推荐名单。
2.加大宣传力度,注重示范引领。要把评优工作作为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加强对优秀学生事迹的总结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3.严守工作纪律,强化责任监督。要加强工作监督,规范工作程序,确保推荐质量。要严守工作纪律,对举报查实的违纪违规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及人员责任。参评学生要诚信申请,推荐对象如发生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其评选资格;被推荐的毕业生如不能按期毕业或毕业离校前发生违纪违法违规行为的,将取消荣誉、收回证书,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七、材料报送要求
按照填表具体要求,认真填写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不合格者将取消参评资格,报送材料明细及要求如下:
(一)校优秀毕业生
1.《大连理工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登记表》(附件2);
2.《大连理工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申报汇总表》(附件3);
3.各学院(部)破格推荐的学生,须提交600字以内个人事迹材料说明贡献情况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由学生工作负责人签字同意,加盖学生工作办公室公章。
(二)大连市优秀毕业生
1.《在连高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表》(附件4);
2.《在连高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推荐名单》(附件5)。
(三)辽宁省优秀毕业生
1.《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表》(附件6),填报要求严格参考《辽宁省优秀毕业生推荐表填表说明报送材料注意事项》(附件8);
2.《大连理工大学拟推荐辽宁省2025届优秀毕业生名单汇总表》(附件7);
3.不受指标限制的推荐对象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因道德模范表彰推荐的,应提供相关事迹材料或获奖证书、证明文件等;因参军入伍推荐的,应提交《退役士兵证》复印件;因参与浸润行动计划推荐的,学院应提供包含项目和学生名单的校发文件(一份);因辽宁省第二届职业规划大赛获奖推荐的,应提供获奖证书、证明文件等。
(四)报送要求
1.需申报人填写的个人推荐表所有栏目均不得缺项,手写签名,审核意见不可留空;
2.所有申报同学,请于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下午13:30-14:00提交纸质申报材料至指定地点,电子版材料于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下午13:30前发送至lxyhkhtxy@126.com,主题须注明:省/市/校优毕、学号、姓名。学校将统一公示各类优秀毕业生评选推荐名单。
3.逾期不报的,视为放弃推荐资格,以纸质版提交结果为准。
需提交的材料:
(一)申请表类(纸质版、电子版)
注意:
1. 需申报人填写的个人推荐表所有栏目均不得缺项。
2. 申请表中涉及综合排名、学部/学校等部门鉴定/意见 等内容交材料时不用填写。其他内容(个人、导师部分)必须认真如实填写和完成,事迹部分须适当填写,无需另附事迹材料。
3. 所有表格不能改变原有布局,严禁蹿页,严禁盲目粘贴表格。
4. 优秀毕业生相关材料详见附件一压缩包。
省优毕表格:学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校优秀毕业研究生:
1、《大连理工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登记表》电子版及纸质版一式一份
2、《大连理工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申报汇总表》电子版
大连市优秀毕业生:
1、《在连高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表》电子版及纸质版一式一份
2、《在连高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推荐名单》电子版
辽宁省优秀毕业生:
1、《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2025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表》(电子版、纸质版一式两份),按照《推荐表填表说明及报送材料注意事项》逐项填写
2、《大连理工大学拟推荐辽宁省2025届优秀毕业生名单汇总表》(电子版)
(二)参评佐证材料类(只要纸质一套;同本年度优研、国奖材料要求)
1、成绩单(纸质1份)。自行计算必修课加权学分平均成绩写在成绩单空白处。本学习阶段内最新成绩单一页、单面打印,请自行登录研究生院系统,在成绩查询网页直接打印网页,须包含并能看清课程成绩、学分与课程属性。
2、科研成果汇总列表(纸质版一份,详见附件二)。请严格按照学部研究生评奖专用《科研成果汇总列表》模板填写,请仔细阅读列表下方的填表说明,准确提供成果具体信息,并由申请人本人签字、导师核准后签字确认。
3、科研成果佐证材料(纸质一套)。请按照科研成果汇总表中成果排列顺序,依次有序排列对应的佐证材料。佐证材料需包含全部作者及排序、成果投稿和录用时间、发表刊物、刊物类别证明(如涉及)等必要信息。
A.已发表的论文,提供已刊发论文首页,切勿提供不必要的论文全文;
B.已录用但尚未刊发的论文,提供录用证明及论文首页,切勿提供不必要的论文全文;
C.国际/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型专利授权书或进入公开阶段的佐证(须包含时间、专利类型、作者排序、公开号等信息);
D.软件著作权证明(须包含作者信息、申请及授权时间);
E.符合积分要求的竞赛获奖证书;
说明:
a. 科研成果的申报,必须据实提供科研成果的详细、真实信息。关于高水平期刊成果的申报,请自行提供证据:在汇总表相应栏目中写明是XX专业的top5/10期刊(例如:力学top5,水声top10)或者该期刊影响因子不低于5.0的证据截图及连接。不提供高水平期刊支撑证据而导致成果无法认定的,按优秀期刊参评。Top5-10期刊列表以原学部公布的最新目录为准,详见附件三。
b. 国际/国内会议文章,应在科研成果汇总表中对应标注本人是否实际参会、是否在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1、于本年度(2024秋季学期)获得校优秀研究生/国奖等荣誉/奖励的同学,如果科研成果与优研/国奖评比时没有变化,可不提交科研佐证材料,但仍需提供申请表、成绩单、科研汇总表,交材料时须在科研汇总表左上角注明“同优研/国奖”。
2、同时申请校优毕和省/市优毕时,申请表和汇总表请按要求分别填写,佐证材料类只需提供一套。
3、电子版需整合成压缩包统一发送至邮箱,并命名为省/市/校优毕、学号、姓名。
上一条:【公示】2025届优秀毕业生力航学院推荐人选公示(研究生) 下一条:【公示】2024年研究生蒋震奖助学金力航学院推荐人选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