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学院新闻>>正文

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何帅康随 “探索三号”助力第 15 次北冰洋科考

作者:   时间:2025-11-11   点击:[]

10 27 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际首艘具备破冰能力的载人深潜作业母船 “探索三号”,在历经 98 天的海上征程后,稳稳靠泊三亚码头,标志着其首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收官。

本次考察任务被正式纳入中国第 15 次北冰洋科学考察,由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牵头实施。任务依托 “探索三号” 母船的先进破冰与保障能力,搭配 “奋斗者” 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潜探测优势,聚焦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海冰变化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载人深潜科考作业。

本次科考总航程超过15000海里,其中北冰洋航行作业时长达56天,冰区航行里程1989海里。来自全国 16 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80名科考队员参加,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何帅康随船参与了本次科考任务。

在北极复杂的冰情与恶劣的海洋环境下,何帅康负责船基海冰观测与船体冰区航行安全监测工作。实时采集海冰厚度、冰情分布、冰层运动状态等数据,同时监测船体在破冰航行过程中的受力响应、姿态变化,精准采集海冰与船体相互作用的第一手数据。科考期间,他同步对这些航次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与科考队员并肩研判 “探索三号” 的破冰性能极限。这些数据不仅为实时评估 “探索三号” 的破冰能力、抗冰性能提供了核心依据,更直接服务于科考船的冰区航行安全决策,有效保障了整个科考任务期间 “探索三号” 在冰区的平稳航行与作业开展,为深潜探测、海洋观测等任务的顺利推进筑牢了安全防线。

在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团队负责人季顺迎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攻关,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极地船舶冰区航行安全预警与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已在雪龙号、雪龙2”号、极地号等多艘破冰科考船,及中远海运集团天恩天惠等极地运输船中广泛应用,为我国极地船舶设计与建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极地装备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此次 探索三号北冰洋科考任务的圆满完成,既是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重要突破,也是大连理工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践行科研报国使命的生动体现。未来,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将继续聚焦极地科学与装备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依托优势学科力量,为我国极地装备技术创新贡献更多大工力量。



下一条:“令希力智讲坛”启幕|首讲特邀杨卫院士畅谈数智力学与高机动足式机器人